本报讯(记者 方晓淦 来源:北海晚报)日前,记者从北海益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了解到,该社工中心在为我市儿童福利督导员进行培训的同时,根据我市实际情况设立困境未成年人分类和风险评估等级等工作机制,进一步为我市困境未成年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扶服务。
记者从北海益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了解到,《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指出,困境儿童包括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以及因家庭监护确实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威胁或侵害的儿童等三大类。
目前,我市共有铁山港区和银海区两大专业社工站,每个社工站均配备有4名专业社工。为更好地与当地儿童福利督导员合作开展困境儿童帮扶工作,北海益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专业社工,于近日为铁山港区和银海区各社区和村委的50多名儿童福利督导员开展培训,让督导员们了解社工的工作内容、国家对困境儿童保护的相关政策、社工站开展困境未成年人保护的机制,以及督导员如何与社工合作开展工作等。
另外,北海益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社工服务经验,根据北海实际情况设立更加具体详细的困境未成年人分类和风险评估等级等工作机制,社工将对困境儿童所面临的不同困境进行分类,根据这些困境将困境儿童的风险评估划分为三个等级。据中心社工陈彰琳介绍,这种工作机制将更清晰地界定社工服务对象,明确困境儿童的困境严重程度,同时通过分类介入机制,让困境儿童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下一步,北海益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与铁山港区和银海区的辖区政府、团委、妇联、民政等部门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在掌握辖区困境儿童的大体情况后,再到村委社区开展全面走访排查,并为困境儿童建立个人档案,提供有效帮扶服务。
|